2025年7月17日,“智能金融 融合创新”产教协同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指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学校科研处与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承办。会议就智能金融的前沿技术、应用实践与教学改革展开研讨。上海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张浩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尹晨教授、科研处处长万金城,东方财富市场部总监安佳媛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挂职)徐鑫、数据科学系主任许卫霞主持。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尹晨在致辞中表示,学校面临数智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正聚焦数智财会、数智金融等前沿问题和产业需求,发挥我校财经教育品牌和资源优势,明确我校办学定位与核心价值,构建数智财经人才培养的立信模式,编制学校的综合改革方案。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的真知灼见,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共同打造合作共赢的合作生态。
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张浩致辞表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培养既懂人工智能又懂金融专业的财经复合型人才。举办此次大会,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金融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协同。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深入研讨交流,赋能金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科研处处长万金城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构金融行业生态,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变革。近年来,立信立足近百年办学历史,积极推进学科数字化转型,和行业、企业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未来,学校也将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智能金融发展新模式。
东方财富市场部总监安佳媛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金融业,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汇聚学界智慧与业界实践,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金融创新、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期待能携手业界同仁与全国高校,共同培育复合型高素质金融人才,助力金融行业创新进步。
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吕智慧作报告《金融科技大模型研究及金融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实践》,深入剖析当前金融科技大模型的发展、挑战与未来趋势,重点分享在构建可解释金融风险识别大模型方面的实践。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教授、上海市金融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建国作《基于周期律的指数增强策略研究》报告。基于周期律和会计年报的择时择股模型,介绍指数增强策略的理论基础与实证效果。
东方财富人工智能高级研究员张恺作《金融可信智能体实践与应用》报告,提出金融可信智能体的完整框架,从金融可信智能体的分层架构、可解释性突破、落地实践三大方面,系统阐述金融可信智能体的相关内容。
在圆桌讨论环节,由东方财富人工智能高级研究员张恺主持,上海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汪镭,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吕智慧,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上海市金融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建国,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挂职)徐鑫,东方财富人工智能事业部业务部负责人浦杰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对于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影响,提出很多促进产融结合的观点和建议。
东方财富证券莘松路营业部总经理章群作报告《金融科技与区块链应用》,从技术落地与监管适配双视角,剖析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突破性应用。
华为中国区金融系统部证券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王明扬作报告《根技术筑基,数智赋能,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系统阐述了华为全栈根技术体系在AI领域的破局路径,并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提出了华为的解决方案与行业实践案例。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经大数据中心朱丹熠作报告《财经大数据中心应用与创新》,介绍财经大数据中心建设概况与平台资源,并展示中心在赋能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探索创新与应用成果。
东方财富人工智能事业部产品售前负责人蒋春雷作报告《妙想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案例分享》,结合生动的案例,展示东方财富自研妙想大模型在垂直金融场景的深度优化与落地成果。
最后,东方财富市场部高校合作区域经理王振宇分享了《高校金融产学研合作案例分享》,系统介绍了东方财富在赛事实践、实习实训、产品创新、高校服务等方面的成功模式与丰硕成果,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会议还特别设置了金融大模型体验交流环节,与会者可以近距离接触和体验前沿的金融大模型应用,亲身感受人工智能为金融服务带来的变革性力量,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本次研讨会,汇聚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的行业精英,深入探讨智能金融的前沿技术、应用实践与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探索。